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塔机附着计算书实例

塔机附着计算书实例_第1页
1/7
塔机附着计算书实例_第2页
2/7
塔机附着计算书实例_第3页
3/7
H5810 塔式起重机非标附着计算书一、 设计依据GB/T 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法律规范》二、 设计说明1、本方案仅合用于我公司 QTZ80(H5810)塔机在以下附着示意图方式的使用;2、任何力学或几何方式的改变均不再合用于本方案。三、 QTZ80(H5810)塔机附着平面内的最大载荷见下表:(表一)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水平力 F(KN)0~360°扭矩 Mk(KN.m)水平力 F(KN)0~360°扭矩 Mk(KN.m)125±2202300四、 附着示意图各附着杆长度(表二)L1(mm)L2(mm)L3(mm)L4(mm)7938611457747595五、 附着杆受力及附着点反力工作状态各附着杆最大受力(表三)F1 最大值(KN)F2 最大值(KN)F3 最大值(KN)F4 最大值(KN)±115±180±190±121非工作状态各附着杆最大受力(表四)F1 最大值(KN)F2 最大值(KN)F3 最大值(KN)F4 最大值(KN)±64±215±222±66通过以上分析,选取以下各附着杆的最大受力工况进行校核:F1 最大值(KN)F2 最大值(KN)F3 最大值(KN)F4 最大值(KN)±115±215±222±121工作状态各附着点最大受力(表五)X1 最大值(KN)Y1 最大值(KN)X2 最大值(KN)Y2 最大值(KN)±75±122±76±122非工作状态各附着点最大受力(表六)X1 最大值(KN)Y1 最大值(KN)X2 最大值(KN)Y2 最大值(KN)±136±189±139±189通过以上分析,附着点最大反力见下表:(表七)X1 最大值(KN)Y1 最大值(KN)X2 最大值(KN)Y2 最大值(KN)±136±189±139±189六、 附着杆校核附着杆截面示意图以下仅对附着杆 1~4 进行分析计算;附着杆主肢:∠50×50×5,Q235,截面积 A1=480mm2;附着杆缀条:∠30×30×3,Q235,截面积 A2=175mm2;附着杆截面边长 a1=200.00(mm)附着杆截面边长 a2=300.00(mm)附着杆 1 重量:G1=210(kg)附着杆 2 重量:G2=175(kg)附着杆 3 重量:G2=170(kg)附着杆 4 重量:G2=206(kg)附着杆最大截面主肢 X 轴总惯性矩:Imax=35878189(mm^4)附着杆最小截面主肢 X 轴总惯性矩:Imin=14591451(mm^4)主弦单肢弱轴惯性矩:I1=46400(mm^4)缀条弱轴惯性矩:Iz=6100(mm^4)缀条跨距 L1=400.00(mm)材料安全系数:k=1.34整体惯性半径:(mm)主弦单肢惯性半径:(mm)缀条惯性半径:(mm)r=136.66r1=9.83rz=5.90根据和附着杆变截面型式拟定计算长度系数μ= 1.138;附着杆主肢结构长细比:附着杆主弦单肢长细比:附着杆缀条长细比:附着杆换算长细比:;; ;附着杆长细比<120,整体刚度满足规定!附着杆主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塔机附着计算书实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