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初中数学教学案例(1)背景。案例必须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状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状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一般班级,是有经验的出色〔老师〕还是年青的新老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常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必须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合计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同学的独立学习状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进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讨论性学习活动,不同的讨论课题、讨论小组、讨论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必须要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楚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老师如何指导同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同学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进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老师观察到的同学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同学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别状况写清楚,或者把各别同学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制定〕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同学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同学的反映和老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关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显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