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课堂上教学抓住同学的注意力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前提。每上一课,〔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同学个性、心理特点精心〔制定〕开场白。上课开头处理得好,就能很快集中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形成优良的课堂气氛。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注意上课刚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如:在教学能被 2、5、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刚开始,我说:"同学们,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整数,我就可以推断它能不能被 2、5、3 整除。'同学们一听,半信半疑,都想试一试。一个同学说:"58'我说:"能被 2 整除。'一个同学说:"294'我说:"这个数既能被 2 整除,又能被 3 整除。'同学们接二连三地说出了很多数,我都能迅速地推断出来。并经过同学们的笔算验证,都准确无误。这时同学们都感到奇怪,疑问促使同学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心又转变成同学的求知欲。于是,我因势利导地向同学说明,我是如何依据数的特征作出推断的。这样通过开场白的引趣,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接引用,巧妙制定,引疑激趣,导入新课,使一节课有了优良的开端,并为同学制造了一种优良的学习气氛,使同学能主动地学习,更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知识,同学的思维能力也就进一步得到进展。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提出这样"古怪'问题让同学回答:"小英的妈妈40 周岁的生日,才过第十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同学听了感到十分奇怪,从而激发了激烈的求知欲,这样能迅速地使同学的思维处于主动,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 趣味总结,启迪思维 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熟悉趣味化。'信任,充满情趣的课堂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同学学习的动机,使同学的身心得到放松,并把深厚的学习兴趣坚持到最后。 如:如教学"互质数'时,剩下最后 5 分钟,我让大家来做游戏,让 6 号的同学站起来,自报自己的学号,接着我让与学号 6 互质的同学起立,这一说马上引起全班同学的兴趣和思索,都在想自己是否和 6 互质,这样及时得到了知识的反馈,并及时改正错误,适时地总结出互质的种种状况。这样的课堂小结,既有情趣,又有制造性地进展。让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脑子越用越灵活,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进展。 2 培育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方法灵活,使同学兴趣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