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瘕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瘕(子宫肌瘤)二、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诊断依据: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流血等。2. 腹部巨块:如肌瘤增大,患者能自己触及下腹部有块物。3. 白带增多伴腹痛、腰酸、下腹坠胀。4. 全身症状:常可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及便秘,大便困难。5. 不孕:继发性贫血。6. 辅助检查: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及 B 超检查均可确诊。三、鉴别诊断主要与内科、外科之积聚相鉴别,如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多囊肾等,一般通过妇科检查可以鉴别。但对于盆腔的包块,要结合病史并参考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如子宫增大,要首先排除妊娠,还需与卵巢肿瘤、尿潴留所致下腹包块鉴别。四、辩证分析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有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瘕的辩证,重在辨善恶、辨气血、辨新久。大凡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变时,肿块生长迅速,病程短,妇科检查肿块固定,实质性或半实质性,硬或结节状不平,长有腹水,且多为血性,可查到癌细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妇科检查,见肿块活动,呈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者,一般情况好。良性肿瘤 瘕,病在气者以胀满为主,症块不坚,推之可移;病在血者以胀痛为主,症块坚硬,固定不移。本病的治疗,病在气者,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理气。病在痰瘀互结者,又当化痰消瘀。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宜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五、术前干预1. 术前中药局部熏洗(中药泡脚)中药泡脚是通过热要的双重作用取得疗效,热能松弛肌筋,活血通络,药物在热能的作用下通过开放的皮肤穴孔、腧穴等直接吸收进入血络,遍布全身发挥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安神助眠。方药:合欢皮 10g、茯苓 10g、丹参 10g、牡蛎 20g、钩藤 10g、桑叶 20g、琥珀15g、黄芪 10g、艾叶 10g、白术 10g、夜交藤 20g、牛膝 10g、炙甘草 10g方法:将上述中药煎成约 1ml 左右汤剂,放入 15ml 左右温水中,浸没脚踝上 3 寸(三阴交),约 20-30 分钟。作用:镇静安神,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2. 中医心理干预子宫肌瘤患者因对手术顾虑甚多,如术后痛苦程度,术后是否复发,机能是否正常维持,有些患者对手术要求过高,以致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导致机体器官功能失常。术前应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