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的特征 摘要:宗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主要有符号特征、普遍性与民族性特征、积累性和变异性特征等。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萨满教文化为例,详细阐释宗教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宗教文化;特征;萨满教文化 一、宗教文化的定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现象。“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法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进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宗教是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这便是宗教的文化属性。 从外延的角度看,宗教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的器物文化包括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宗教的制度文化包括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宗教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意识活动及其形式。 二、宗教文化的特征 宗教文化的特征众多,主要有三个: 1.符号特征 根据文化哲学的符号论观点,宗教文化和其它一切文化本质上是人所制造的“符号”的应用,是人类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宗教诸要素的符号形式,无论是表现为语言,或是表现为意念和体验,还是表现为身体动作,其意义和内容所指的对象总是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及其超自然神性的想象和感受,以及人与神圣对象之间的关系。然而,神圣物为超自然之物,它必定不能为自然之物的人类的自然感官所感触到。宗教信仰者既然没有实在的感受,那么表象神圣物,以及与神圣物打交道,就只能借助于主观想象力的想象,制造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和模拟性符号来描述其想象中的神圣物的形象和性状;同时,通过模拟性的身体动作(包括用口、手等部位的身体动作)来象征性表现神灵的活动与事功以及人与神灵交通际遇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宗教世界整个说来本质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想象是一种精神制造,制造的产物则是一套一套的象征性符号。这些象征性符号可以是感性的、物质上的形式(如语言、身体动作、偶像、法器、十字架、山水树石之类的自然物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形式(如宗教观念、宗教理论、宗教体验等),但它们表现的超自然神圣对象和人神际遇的方式和过程却完全是想象的,正如斯皮罗所说:“宗教符号往往在文化层次上表现在心理层次的幻想和任知的转化和精心雕琢……”可见,整个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