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48分标准练(六)说明: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广东广州二模)如图1所示,L形木板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光滑物块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系住。烧断细线,物块弹出的过程木板保持静止,此过程()图1A.弹簧对物块的弹力不变B.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减小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解析烧断细线,弹簧要恢复原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两个力平衡,由于弹簧的弹力逐渐减小,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C、D错误。答案B15.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转动,两轮的半径R∶r=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若改变转速,把质量为2m,材料也相同的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相对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若两轮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则()图2A.=B.=C.=D.=解析依题意,小木块恰能与转盘保持相对静止,即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小木块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以Q与P轮边缘上的小木块为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a1=μmg,2ma2=2μmg故有a1∶a2=1∶1,选项C正确;再应用运动学公式,有vQ=ω2r=vP,a2==μg,μmg=mωr,故有a2===ωr=μg,=,故选项A、B、D错误。答案C16.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x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图3A.在x2和x4处电势能相等B.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C.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由图象可知,将正电荷沿x轴正向移动,从x2移动到x4的过程电场力做功不为零,两点处的电势能不相等,选项A错误;从x1移动到x3的过程电场力沿x轴负方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C错误;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因此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答案B17.两矩形线圈分别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4中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两交变电流的频率之比f甲∶f乙=1∶2B.两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之比E甲∶E乙=3∶1C.t=1s时,两线圈中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均为零D.t=1s时,两线圈均处在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上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T甲∶T乙=1∶2,所以两交流电的频率之比为f甲∶f乙=2∶1,A项错误;甲电动势最大值2V,乙电动势最大值6V,所以两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之比E甲∶E乙=1∶3,B项错误;e=,1s时两交变电流e=0,所以两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均为零,C项正确;1s时,两线圈均处在中性面的位置,D项错误。答案C18.一静止的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已知原子核A、原子核B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α,光速为c,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则()A.原子核B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mB∶mαB.原子核B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mα∶mBC.原子核B与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mA-mB-mα)c2D.原子核A比原子核B的中子数多2,质子数多4解析原子核A发生α衰变,设原子核B和α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B和vα,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BvB-mαvα,则=,=,A错误,B正确;由质能方程知原子核B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ΔE=Δmc2=(mA-mB-mα)c2,C正确;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A比B质子数多2,中子数多2,D错误。答案BC19.(2017·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如图5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其顶端装有光滑小滑轮,绕过滑轮的轻绳一端连接一物块B,另一端被人拉着且人、滑轮间的轻绳平行于斜面。人的质量为M,B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人拉着绳子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时,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物块一定向上加速运动B.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