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如何组织教学语言简约 简约,是数学老师课堂语言特有的特点。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就决定了数学老师的语言要简约明了。所谓简约明了就是指没有多余的话,洁净利索,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熟悉'这节课时,师生问完好以后,接着说:"先拿三根小棒,围一个图形,谁同意到前面来做?'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没有浪费同学宝贵的时间。有的老师的话就比较多,语言不够精炼。问完好以后,她说:"今日,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大家看一下,教室里来了很多领导和老师,还有校长,希望同学们就像在自己班级上课一样不要害怕,积极思索,主动发言,让领导和老师们看一看,好不好?'没用的话,与这堂课的知识内容没有关系的话,就不要说,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多么宝贵,就 40 分钟啊! 当然,数学老师有时还应有所"不为',给同学多留一些宁静与深思的时间。做一个旁观者,学会等待,善于"藏巧',再伺机引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老师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可以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独立思索的机会,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 启思 老师用语言进行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同学灌输知识,还应启发同学对学习目的的思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同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同学想像、分析、对比、归类、演绎,激发同学积极思索,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同学的情绪,提升同学的审美情趣,丰富同学的思想情感。"以情激情'这是许多出色老师的经验总结。为了激发同学去思索探究,老师应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同学,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自行讨论计算方法。当同学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老师可启发同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碰到了什么困难?'同学回答:"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老师这时再启发同学:"能不能将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呢?'经过这样启发点拨,同学马上会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启发性的语言,给同学制造了优良的课堂情境,使同学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快速、准确地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老师牢牢占据着主体位置,完全不给同学自由讨论的时间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