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8 篇 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对即将要上的课程有清楚的了解,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楚,下面是职场范文网我为您分享的小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8 篇,感谢您的参阅。小学积的近似数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育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根据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 课件出示题目。)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 课件出示题目。)(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复习求积的近似数,为后面将求积的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进行对比做好准备,也利于引出课题。在引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教学教材第 32 页例 6。(1)出示例 6 题目信息。(ppt 课件演示。)(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老师适时板书或 ppt 课件演示。)① 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 19.4÷12≈1.62(元)。② 订正后,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4)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① 学生独立完成。② 订正后,老师引导学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