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学习策略的训练和使用是一个熟悉上的问题,即老师和同学都要做到两点。第一,要熟悉到使用学习策略对提升学习效果的意义;第二,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同学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 一、强化反思和监控 同学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思:这个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我这么做有何依据?效果如何?但并不是说每完成一个学习活动,同学就必须进行反思。而是依据状况分阶段进行反思。下面是一个案例:某个同学在学习英语时比较注重单词的用法,常常查词典。他使用的词典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英语词典,因为他认为这种词典有权威性,而且收词较多。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同学发现使用这种词典效果并不太好,因为该词典并不注重解释单词的用法。经过别人推举和自己的尝试以后,这个同学改用另外的同学专用词典。再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同学发现改换词典后,词汇学习的效果提升了。 二、依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 同学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看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与学习风格相匹配。所谓学习风格就是同学在学习方式上的偏爱。比如,视觉型的同学信任"眼见为实',凡是老师板书的内容就抄录下来或加以特别注意,而这类学习者不太注意老师口头讲解的内容。老师假如使用了某个不太熟悉的单词,他们常常问"How to spell it?'而听觉型的同学充分信任自己的听觉,对老师口头讲解的内容很敏感。听到不太熟悉的单词,他们往往依据发音把单词拼写出来,不太喜爱问老师"How to spell it?'学习风格因人而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但学习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探究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注重沟通和互相学习 同学要善于观察他人的学习策略,与他人沟通学习体会。如有必要和可能,尽量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每个同学可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对别人可能不适用。但是,有些方法和策略是合适大多数同学的。因为学习毕竟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教育环境等因素较为相近的状况下,学习策略的可转移性是很大的。 四、老师要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老师要善于观察同学的学习策略,为同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自己首先必须了解学习策略。老师为同学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要轻易否定同学的学习策略,更不能打击同学的积极性。老师可以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同学沟通,避开给同学造成一种"我说的就是对的'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