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六月份护理业务学习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物注射人体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但注射给药会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工作中可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以下为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痛苦 1.临床表现:主诉痛苦。 2.预防措施 (1)注重心理护理,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 (2)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3)准确配制药液,避开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5)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锐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6)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2.处理方法 (二)局部组织反应 1.临床表现: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痛苦、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2.预防措施 (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开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3.处理方法 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 0.5%碘伏棉签擦拭;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 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 1.临床表现: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 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 2.预防措施 (1)注射前向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饮食情况,避开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冶疗。 (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注射时宜采纳卧位。 3.处理方法 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推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患者及家长以安全感;将患者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通过给氧或呼吸新奇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 1.临床表现: 2.预防措施 (1)皮内注射前须认真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者则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