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办矿的安全管理探究0 引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东部煤炭资源的渐渐枯竭,原有的许多大型矿业企业都正实施“走出去”战略,相继在陕西、甘肃、新疆、贵州等西部省份建立自己的后续煤炭生产基地。近两年异地资源整合的实践表明,基本建设矿井和已投产异地生产矿井的安全管理效果与东部本地矿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讨异地办矿的安全管理问题具备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1 异地办矿的安全管理特点异地创办新矿井,安全工作与本部成熟企业相比,大都存在着如下对安全生产不利的因素:安全管理人才需求量大而来源少;远离本土,现有人才思想波动大,扎根异地创业的稳定性差;井田区域地址资料收集整理难度大,开采条件不确定因素多;新招收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低;西部新建矿井一般采纳高产高效新工艺,现有技术人员一般需再培训。当然,在我国西部新建矿井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有利因素,如地质条件一般较简单,生产系统先进等;但总体而言,异地办矿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建矿初期。2 矿山安全管理措施2.1 培育安全文化从管理的深层次看,安全管理要利用、设计、培植一种安全文化,形成一种环境,通过这种环境来法律规范、协调、激励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异地安全管理的目标。异地矿井要对矿业企业原有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机构进行继承和创新,安全管理的大战略要和异地进展大战略相一致。但是在安全文化培育过程当中要注重在异地土壤上移植原公司管理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安全管理是一种实践性强的管理科学,仅靠实打实、硬碰硬是不够的,在异地土壤上全面移植和强制执行原企业的管理文化是不现实的。要在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上认识和把握,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让原有安全文化和异地文化的结合有个成长期,不要太急于全搬照抄徐矿集团的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不要有过多的碰撞。要多制造机遇,使管理安全文化相互协调,形成“文化兴、安全兴”的企业安全成长模式。2.2 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异地矿井离本部较远,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复杂。因此,对异地矿井的员工分配政策要适当倾斜,对矿井的经营管理要加大责任风险约束,可以按吨煤提 5~50 元设立年度风险抵押金,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办法。从经济上约束安全生产,并根据重伤人数、重大非伤亡事故、质量达标水平、安全生产周期长短进行综合考核,实现安全管理的经济性约束。2.3 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异地矿井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