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医院内护理安全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报告如下: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当中,病患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管理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尤其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和分析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针对的对策。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一)、护理人员因素 随着医疗效率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长,但是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这样就达不到卫生部有关规定要求的床护比。结果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护理人员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就增加了护理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行为过失发生几率,即增加了病人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的自我素养对护理安全也有特别大的影响。首先,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过关。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仔细,巡视病人病情不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人病情;有的护士对病患解答不耐心,治疗不细心,对各种抢救技巧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另外,护理人员对医生的医嘱执行不利。有些护士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不根据医嘱对病人护理,例如,不按时用药、或者用错药,这都给护理安全埋下了特别大的隐患。除了以上两点外,护理记录书的书写也是应该注重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2.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甚至无记录;3.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楚,涂改现象多见;4.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5.签名不法律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6.存在计量单位使用不法律规范、不统一现象,出入量记录不准确。(二)、环境因素病人所处的医疗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好,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伤等。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等。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煤气、蒸汽锅炉等潜在不安全因素。4.病区治安。病区的治安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