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职业道德 知识点汇总 【老师职业道德概述】一、老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育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得人。二、老师职业劳动特点: 1、长期性与复杂性 2、延续性与艰苦性 3、艺术性与制造性 4、主体性与示范性 5、个体性与群体性三、老师职业劳动得社会意义1、 对精神文明建设骑着直接而重要得作用2、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简介巨大作用3、 对一个人得成长与进展起引导作用四、老师职业道德:就是老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守得调节老师与学生,老师与集体,老师与社会之间比较稳定得行为法律规范与所应具备得道德品质。表现为:老师职业理想,老师职业态度,老师职业义务,老师职业技能,老师职业纪律,老师职业良心,老师职业信誉,老师职业作风。五、老师职业道德得特点1、 老师职业道德得教育专门性(适用得针对性) 2、 老师职业道德要求得双重性3、 老师职业道德内容得全面性 4、 老师职业道德功能得多样性5、 老师职业道德境界得高层次性 6、 老师职业道德意识得自觉性7、老师职业道德行为得典范性与示范性 8、老师职业道德影响得广泛性与深远性六、老师职业道德作用1、 调节作用(1)、与教育事业关系促进爱岗敬业(2)、与学生关系,促进尊师爱生(3)、调节与老师关系,形成教育凝聚力。(4)、调节与其她学校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形成教育合力。2、 教育作用(1)、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道德示范作用(2)、对学生智力得进展(2)、科学文化水平得提高有推动作用(3)、对培育学生审美情趣具有推动作用(4)、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养培育具有促进作用3、 导向作用(1)、激励作用(2)、控制作用(3)、调整作用(4)、矫正作用4、 促进作用(1)、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得进展与从业者道德素养得提高(2)、有利于家庭美德得形成与整个社会文明程素得提高(3)、有利于社会公德得进展与良好社会风气得形成【老师职业道德原则】定义:一定社会与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者阶级对老师职业得需要,对老师职业道德提出得根本性要求,就是整个老师职业道德体系得核心与精髓:确定依据:(1)必须反映老师职业劳动特点(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得要求(3)必须在老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核心与主体地位(4)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得要求基本原则: 1、 集体主义原则:要求:1、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2、 )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 )正确处理个人与她人之间得关系4、 )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