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办公室系统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下午好!根据市委的安排,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作一次业务交流。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办公室工作,把办公室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今天,我们把全市办公室系统的骨干力量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履职尽责、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这既是一次业务培训,更是一次思想淬炼。在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第一棒”,是连接上下、协调左右的“关键环”。大家的工作状态、业务能力、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政令的畅通,关系到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忧虑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今天的交流,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座的许多同志都是办公室战线上的行家里手,有的甚至是“笔杆子”“活字典”。我虽然也在办公室系统工作多年,但时移世易,很多过去的经验需要更新迭代。所以,今天我不念稿子,不讲套话,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讲几句心里话。希望通过这种坦诚的方式,能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带来一些启发。我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关于学习、关于写材料、关于与人相处、关于工作方法。一、学习是办公室干部的立身之本学习是永恒的课题。办公室工作综合性强、节奏快、要求高,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关于学习,我想从三个层面来谈。(一)第一层面:为什么要学?解决“动力源”问题。可能有的同志会觉得,我们天天都在工作中学习,这个问题似乎不必多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没有拧紧,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内生动力。环顾四周,为什么有的同志进步快、能力强,而有的同志却感到力不从心、原地踏步?根源就在于对学习的认知深度不同。我曾听到一种论调,认为办公室工作,除去少数写材料的岗位,似乎只要情商高、“会来事”,学历高低、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极其短视和有害的。短期看,学习与不学习的差异或许并不明显。但把时间轴拉长到五年、十年,差距就会判若云泥。不学习的干部,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工作能力退化,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而坚持学习的干部,则能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拓新境界,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陶渊明有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人问他如何才能学识渊博,他答:“学习。”那人回去学了半年,感觉没什么长进。陶渊明便带他去看院里的小树,让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