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企业家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座谈会,既是一次“面对面”倾听诉求的交流会,更是一场“心贴心”共谋发展的鼓劲会。会前,我和工信局班子成员利用两周时间,走访了开发区、高新区及 12 个乡镇的 37 家民营企业,实地看了生产线、坐下来聊发展、翻台账核数据,深切感受到广大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的劲头和“扎根 XX”的情怀。刚才,听了 10 位企业代表的发言,我记了满满两页笔记——有技术攻关的“硬核”故事,有市场开拓的“突围”经验,也有对政策的“真知灼见”,每一句话都让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既是回应大家的关切,也是和同志们一起理思路、鼓干劲。 一、民营经济是 XX 发展的“顶梁柱”,成绩值得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对 XX 而言,这句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后续影响和市场环境变化,全县民营企业没有被困难压垮,反而在逆境中“强筋壮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从数据看贡献,民营经济“分量十足”。 2024 年,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 4.2 万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 98.6%;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 89%,贡献了全县 72%的税收、81%的城镇就业、65%的发明专利。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部分行业订单减少的压力,全县规上民营企业仍实现产值 218 亿元,同比增长 8.3%,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2.1 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 6800 个,其中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200 余人,真正成为了“稳经济”的“压舱石”、“保民生”的“稳定器”。 从案例看突破,民营企业“活力迸发”。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并行者”甚至“领跑者”。比如,装备制造领域的恒达机械,去年投入 3000 万元研发智能数控机床,产品精度从 0.01 毫米提升至 0.005 毫米,成功打入航空航天配套市场,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 45%;绿色食品行业的山珍工坊,联合省农科院开发“低温冻干菌菇”技术,把山货的保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12 个月,产品溢价率达30%,还带动周边 5 个乡镇建立了 2000 亩种植基地;新能源板块的光伏科技公司,抓住“双碳”机遇,投资 5 亿元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不仅为企业自身开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