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打击利用 VOIP 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打击利用 VOIP 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别是利用 VOIP 设备盗用固话这一新型诈骗手段的严峻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下一步全镇的反诈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同志已经通报了近期发生在全国及我市的一些典型案例,情况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深刻。下面,结合我镇实际,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严峻形势,深刻把握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现实危害与挑战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毒瘤。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旗各级的重拳打击下,我们的反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技术化、产业化、跨境化等新特征,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从宏观态势看,反诈斗争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全国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虽然在严打高压下增速有所放缓,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2023 年全国电信诈骗案件数量高达 42 万件,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血汗钱被席卷一空,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流失。具体到我们*市和*旗,通过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的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实现了双下降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24 年以来,我旗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了 50.9%,损失金额同比下降了 52.3%;*市的发案数和损失金额也分别同比下降了 9.7%和17.8%。这些数据值得肯定,是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是,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下降的曲线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恰恰说明我们的斗争进入了此消彼长的拉锯战、攻坚战。一旦我们的防线出现松动,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就可能迅速反弹。盗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医院、酒店等机构固定电话号码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呈高发态势,其危害性远超传统诈骗手段。这种手法的核心在于其“身份伪装”的欺骗性。诈骗分子不再使用无规律的虚拟号码或境外号码,而是通过物理手段,将一个外观酷似路由器或机顶盒的“黑盒子”非法接入到正规单位的电话交换机或线路中。这些不法分子常常伪装成通信公司的维修人员、网络升级工程师,以“免费检修线路”“提升网速”等为幌子,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的办公楼、机房、弱电井进行安装。一旦设备安装成功,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