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第一章编制依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4第二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支梁、板模板 梁钢筋制安 穿内梁预应力束(先纵向梁,后横向梁) 梁预应力束定位(包括固定端) »梁钢筋笼入模 »检查预应力束定位, »板底筋制安 »铺板内预应力束(按编网顺序)一 T 板面筋制安一 T 板预应力束定位一 T 张拉端锚具预埋定位检查验收一 T 浇混凝土一 T 张拉端锚具处整理一 T 预应力张拉一 T 固锚、割束一 T张拉端二次砼浇筑封锚。第 1 节关键工序的施工要点在上述工艺流程的多道工序中,模板制作安装,预应力束的穿铺定位,锚具的定位安装,砼的浇筑是整个施工的关健工序,这些工序的工艺能否满足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快速施工的关键。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些工艺的要求,掌握好施工要点。第 2 节模板的制作安装无粘结预应力大平板楼盖均具有梁粗、板厚等特点,顶架、模板的承压力较大,板厚为 20-40 厘米,因此,事先一定要进行精确地计算和支模系统的设计,保证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有可靠的支承面,支模时,一定要事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基层面对模板的承压力,要先浇好基层砼后再支模。楼层支模时,下层的支顶不得盲目拆除,最好等上层砼浇筑完三至七天后才完全拆除。总之要确保模板系统的刚度,不允许有下沉、变形现象,确保能正常施加预应力,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梁模要顺直,优先采纳耐水性好的夹板,施工时,可采纳在一个柱网的工作面通铺梁底模,跳跨安装板底模,边轴上的模板一般等钢筋入模后再封模。也可按常规支好整体模板,钢筋笼穿好预应力束后整体入模。模板安装的整体偏差不得超过“法律规范”要求,考虑到施加预应力时砼的“回复”作用,起拱高度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 1/101.5/10 之间,避开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第 3 节预应力束的穿、铺及定位预应力束到场时,一定要严格分类,按编号成盘或顺直地分开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堆放时,应用木枋或其它东西架空垫好,保证不受雨水浸泡并通风,且用防雨布进行覆盖。梁内预应力束穿设时,事先应在梁的侧边上将计算出的曲线矢高注上明显的标记,梁板内预应力束穿束时应用专门工具(一般用 4 6 圆钢做托钩),每 5 米左右一个托点顺直穿行,尽量避开预应力束与梁钢筋磨擦破损外包层。要根据事先编制的纵横梁顺序穿束,以免在交叉点或梁柱交叉点碰缠,以保证各节点的矢高点的位置;多跨连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