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讲酶和ATP考试说明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考点一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2.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1)本质与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少数是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来源一般来说,都能产生酶生理功能具有作用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2)作用机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图3-8-1①无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②ca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a段的含义是酶。③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移动。3.酶的特性(1):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减弱,但不会失活。正误辨析(1)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2)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是一定的,不会发生变化。()(3)酶可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4)酶发挥作用后就会被降解。()(5)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但是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6)在稀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由于蛋清液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因此不再发生紫色反应。()1.酶的高效性图3-8-2(1)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酶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2.酶的专一性(1)物理模型图3-8-3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2)曲线模型图3-8-4①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底物A的反应。②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底物A的反应。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和pH图3-8-5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失活。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恢复。(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3-8-6①由甲图可知,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②由乙图可知,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3)综合影响图3-8-7据图可知,不同pH条件下,酶最适温度不变;不同温度下,酶最适pH也不变。即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命题角度1考查对酶的本质及作用和特性的理解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B.酶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C.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及转录过程D.酶能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2.为使反应物A反应生成产物P,采取了用酶催化(最适温度和pH)和用无机催化剂催化两种催化方法,其能量变化过程用图3-8-8甲中两条曲线表示;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中不合理的是()甲乙图3-8-8A.距离b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酶催化效率低的原因B.适当升高温度,有酶催化时的Ⅱ曲线对应的距离a将减小C.图乙中②可代表蔗糖,那么③④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D.图乙所示过程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题后归纳高考常考的酶及其作用归纳(1)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2)DNA连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3)RNA聚合酶:将单个的核糖核苷酸连接成链。(4)解旋酶: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打开DNA碱基对中的氢键。(5)ATP水解酶:能打开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6)ATP合成酶:能催化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形成。(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从固定的切点切开磷酸二酯键。(8)蛋白酶:将蛋白质的部分肽键切断,得到不同的肽链或氨基酸。(9)纤维素酶、果胶酶:水解纤维素、果胶,破坏植物细胞壁。命题角度2考查酶促反应的曲线分析3.[2019·山西大同一中模拟]图3-8-9中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