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公司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 目的为保证在除正常生产操作以外,在生产厂区作业时的作业安全。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除正常操作以外的所有作业管理。3 职责3.1 公司各部门应对自己所管辖区域除正常操作外的作业安全负责。3.2 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4 内容和要求4.1 除正常生产操作外,凡在生产厂区执行以下相关作业都应严格执行相关作业许可证规定。A 动火作业应根据《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B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根据《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C 高处作业应根据《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D 吊装作业应根据《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E 动土作业应根据《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F 盲板抽堵作业应根据《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G 临时用电作业应根据《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4.2 申办厂内安全作业许可证的程序4.2.1 由作业或被作业部门提出指定专人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4.2.2 安全作业许可证由安全部或相关部门签发并进行监督,注重时效性。4.3 安全作业许可证的内容4.3.1 安全作业许可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4.3.2 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4.3.3 需通知的相关部门和具体的防护要求。4.3.4 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4.4 安全作业许可证的使用要求4.4.1 根据“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对生产区域内作业人员车辆及相关作业状况实行有效监督,对其人员的行为和设施安全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作业区域如与生产装置区域交叉时,作业区域应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4.4.2 严格遵守作业的起止时间,如超时应及时补办相应手续。4.4.3 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4.4.4 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 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工作。4.4.5 安全部门应对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作业。4.4.6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防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通知相关部门撤除警戒标识,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作业完毕。4.5 作业涉及到企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时应进行风险评价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5 作业人员管理5.1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负全面安全责任,必须在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参加作业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隐患,方可离开作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