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河流水体修复与实践1摘要:水库水质得好坏直接影响水库水资源得利用,也严重制约水库功能得正常发挥。为保持水库水质免受高污染河流得污染,在河流入库之前采纳相应得对策就是必要得。通过河流入库前处理,可以有效地限制与减少污染物质进入水库。本文论述了各种改善入库河流水质得措施,并以官厅水库为例,结合水库水文、水环境特征,布置合适得水质改善工程进行入库河流水质改善以减少入库污染物总量。关键词:水质改善,氧化塘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水体修复1、入库河流水质改善技术措施概述水库水质得好坏直接影响水库水资源得利用,也严重制约水库功能得正常发挥。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得大部分水库相继出现富营养化问题,降低了水库饮用水价值,也影响水库供水、旅游、灌溉等功能。造成水库水体水质功能破坏有三方面得原因:1)我国大部分水库修建于 20 世纪得 50~60 年代,运行了 50 多年,已经进入老化阶段,水库淤积严重,大多需要进行环境清淤;2)水库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水库储水更新周期加长,水库常常在低水位下运行,水库环境容量大大降低;3)由于水库上游工农业不断进展,而相应得污染治理措施没有同步配套,入库河流水质较差,严重影响水库水质。为保持水库水质免受高污染河流得污染,在河流入库之前采纳相应得对策就是必要得。通过河流入库前处理,可以有效地限制与减少污染物质进入水库。入库河流前处理技术包括:渗流沟技术,前置库与沉沙池工程技术,土地处理技术,氧化塘技术、高效率生物过滤器、砾石间接触氧化等。这些技术或单独应用,或结合在一起,在国内外水库水质改善中获得了良好得效果。1、1、渗流沟技术渗流沟技术 Grau(1977)[1]在水流流量较小(<100l/s)且波动不大得情况下,就是一种很有效得方法。其原理就是借助渗透使污染水体通过下层土壤,以去除污染物质。1、2、前置库在水库内设置前置库,促进生物反应与土壤渗透等得自然净化能力,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物质(王敦春等[2],1996)。在前置库中,其食物链就是一个复杂得系统,它包括水生植物、湖底生物与水鸟等。在前置库中得净化作用,不仅包括物理得(沉淀、吸收),而且包括生化与生态得作用,其工作效率较高。日本 Biwa 湖在一条入湖河流在进入湖泊之前先流进小湖泊,河水中 1/3 得污染物质被去掉。1、3、氧化塘氧化塘又称稳定塘。人类应用氧化塘来处理污水已有 3000 多年得历史[3],它可以处理多种类型得污水,并且可以在互不相同得气候条件下(从热带到寒带)工作。根据氧化塘系统得生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