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融园一期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和处理方案目 录一、 混凝土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 1二、 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 1三、 混凝土孔洞、露筋、缝隙、夹渣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 2一、混凝土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混凝土常见的质量缺陷有混凝土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混凝土孔洞是指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露筋是指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缝隙夹渣层是指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二、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孔洞事故的主要原因:(1)浇筑时混凝土坍落度太小,甚至已经初凝;(2)用已离析的混凝土浇筑,或浇筑方法不当,如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太大,或用串筒浇灌的出料处串筒倾斜严重或串筒总高度太大等造成混凝土离析;(3)错用外加剂,如夏季浇筑的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造成成型振实太难。(4)对钢筋密集处、或预留洞、预埋件附近,可能出现混凝土不能顺利通过现象,没有实行适当的措施;(5)不按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操作,造成漏振;(6)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采纳斜向分层浇筑,很可能造成底部附近混凝土孔洞,此外,混凝土浇灌间距太大,或一次下料过多,同时又存在平仓和振捣力量不足等也易造成孔洞事故。2、混凝土露筋事故的主要原因:(1)钢筋垫块漏放、少放或移位;(2)局部钢筋密集处水泥砂浆被骨料或混凝土阻挡而通不过去;(3)混凝土离析、缺浆、坍落度过小,或模板漏浆严重;(4)振动棒碰撞钢筋,使钢筋移位而露筋;(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拆模过早。3、混凝土缝隙、夹渣层常见的原因:(1)施工缝处未清理,或不按施工法律规范规定的方法操作;(2)分层浇筑时,上、下层间隔时间太长,或掉入杂物。三、混凝土孔洞、露筋、缝隙、夹渣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1、混凝土孔洞、露筋、缝隙、夹渣事故处理时应遵循的原则:(1)这类事故的严重程度差别甚大,因此一般均应经有关部门共同分析事故的影响或危害,确定处理措施,并办理必要的书面文件后,方可处理;(2)要注意后续工程施工和事故处理中的安全,必要时应暂停梁底模板及支撑的拆除等后续工程的施工,有时还应设置安全防护架;(3)混凝土孔洞事故一般均需采纳补强措施,有的需要拆除重建;(4)露筋事故一般是用清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用水冲洗湿润后,压抹 1: 2或 1: 2.5 水泥砂浆层的处理方法;(5)处理缝隙夹渣层时,对表面较细的缝隙,仅需要清理、冲洗和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