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想》中的第二课时。(教科书第 82、83 页。) 二、教材分析: 1、这是一段“探究规律、策略多样”的发现之旅。 教材开头有这样两句话: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使我们记录和计算更加方便,然而在表现一些数的特征方面,点阵更加直观;2000多年前,希腊数学家利用图形讨论数。短短两句话,数学带着其精练、思辨、冷静的迷人魅力从厚重、光辉的历史中走来,一种讨论数学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这浓浓的数学味道里,学生开始了对点阵规律的发现之旅。教材首先给出了最为典型的正方形点阵,通过对其规律的探究,建立起点阵与数、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划分方法中发现不同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点阵讨论数的形式是多样的,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再讨论长方形、三角形、以及特别形状的点阵。通过这些数学素材,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归纳概括,建立模式。 2、这是一次“尝试猜想,归纳概括”的方法会师。 教材将“点阵中的规律”和“鸡兔同笼”两个内容都划分在尝试和猜想这个章节中,在教学“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材运用表格、计算,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尝试,猜想,验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猜想,直至得到正确的结果,并在经历了曲折的尝试和猜想之路后,学会选择最优的策略。在探究点阵中的规律时,也是一样的,要求学生大胆猜想点阵的变化规律,并加以验证。从一组点阵的变化中,抽象概括出规律的本质,并加以归纳推理。因此“点阵中的规律”这个内容是培育学生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的最好素材。 3、这是一场“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思想盛宴。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点阵中的规律”这一课特别适宜于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魅力。教材一开始就呈现古代希腊数学家们用图形来讨论数的情境。在正方形点阵的讨论中,教材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点阵,列出不同的算式,发现不同的规律,从得出像 1、4、9、16……这样一组数所具备的三种不同特点。这组数既可以看作为一组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连续奇数相加,还可以看作是从 1 连续加到几,再加回到 1。这是一个从形到数的过程。教材在学生概括规律,归纳推理出下一个点阵的点数后,又让学生画出这个点阵图,这是一个从数到形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五年级学生在数的方面,已经认识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