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焊作业安全措施井下气焊、气割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井下生产系统安全生产,防止气焊、气割引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杭来湾煤矿井下电气焊作业管理制度》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一、人员安排与职责1、带班(副)队长_________ ,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工长_______ ,指挥焊割作业全过程。2、瓦检员_________,全程监测作业场所瓦斯浓度,工作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 0.5%时禁止焊接,所有的人员必须积极服从瓦检员的指挥。3、安监员_________,负责全程监督检查施焊地点周围安全情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4、施焊人员_________,按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焊割工作。5、参加焊割工作的其他人员________名(见措施现场贯彻签字栏),辅助焊割工作和预备灭火,焊接工作完成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由焊后留守人员________在工作地点检查一小时,发现异状,立即处理。6、带火人员______________。二、焊接前的准备1、氧气瓶和乙炔瓶要求分装分运,不同油脂、易燃易爆品同车运送,装运过程比须轻装轻放、支垫平稳、绑扎牢靠、防止摔碎、滚动,氧气瓶上应装设防震胶圈,搬运前检查安全帽是否拧紧。2、清楚焊割地点前后 10 米范围以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施工处必须要有可靠的迷惑供水管路,并有喷洒水人员负责洒水,应至少备有 2 个 8Kg 灭火器。3、氧气瓶和乙炔瓶必须放在焊割点下风侧 10 米以外,同时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 米。三、具体作业要求1、该安全技术措施只允许本次电气焊作业,严禁其它地点气焊、割作业。2、作业人员必须随身 内部携带审批后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负责人、瓦斯检查员、安监员、施焊人员、喷洒水人员、焊后留守人员、携带火种人员、作业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要与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对应,以上任何一项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审批措施。3、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仔细学习本安全技和术措施,并在现场签字,否则不得参加该项工作。4、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电气焊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作业;现场负责人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并将便携仪悬挂在施焊点上风侧 5m 的地方, 便携仪报警点为 0.5%;带火人员入井和升井都必须向井口检身人员进行汇报登记火种使用情况;现场作业人 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5、进行气焊、割作业如有可能影响到相关联单位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安全时,施工单位应以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