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要处理好十个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忽视安全,事故频发,必定导致生产受损。生产是安全的目的。强抓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进而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进展的第一要务。煤炭生产的高危险性决定必须要把安全作为进展的第一要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理念,始终做到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正确处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投入是一种特别投入。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不像普通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善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正常和连续进行,煤矿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效益。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安全,才能避开事故,减少负效益,保障高效生产,提高正效益。合理的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增长。投入与效益既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安全投入并非越多越好,安全投入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浪费,而且会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例如小煤矿就没必要采纳综采综掘设备。合理进行安全投入,投入领域要合理,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重要环节上,行业政策要求的安全项目投入一定要到位;投入额度要合理,要强抓安全费用的足额提取和专款专用。正确处理装备、培训与管理的关系。装备和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两大基础要素。装备和培训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坚持装备为基、培训为本。装备为基就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通过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加快推动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培训为本就是持续性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持证上岗等措施,逐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养。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依靠扎实有效、先进的管理,实现高素养的劳动者与先进技术装备的最佳配置,才能形成现实的安全生产力。装备、管理、培训并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必须保障安全投入,运用先进生产技术装备和安全监测监控设施;必须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养;必须夯实基础管理,构筑长效机制。正确处理管理层与员工群众的关系。管理层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力量。以煤矿“五长”为主的管理层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引导者,管理层的强与弱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当前,煤矿“五长”必须达到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指导意见》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