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一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A、毗邻港澳B、市场广阔C、环境优美D、人才充足【解析】1选A,2选A。第1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省(区、市)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2018·吉林模拟)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4、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A、技术B、交通C、政策D、资源【解析】3选C,4选D。第3题,图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其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第4题,图中阴影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缺乏矿产资源,黄河三角洲与之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加固训练】(2018·烟台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2)题。(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解析】(1)选B,(2)选C。第(1)题,图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从①到④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东北模式。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2)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2018·安徽名校联考)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淮南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6、根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承接地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④安徽旅游示范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5选A,6选C。第5题,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安徽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说明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淮南市外圆圈不是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淮北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第6题,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江三角洲近,是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旅游业示范区。7、(2018·嘉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评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解析】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