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秋节活动方案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会有什么样的中秋节活动呢?会怎么写活动方案呢?本文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迎参考借鉴。 【一】 一、活动前准备知识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4)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故事、传说。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育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育学生常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欢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请学生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以及月饼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2、老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活动时间 9 月至 0 月上旬 四、活动程序: (一)情境导入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也称八月节、八月半;因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有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又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我们中国的习俗在“团圆节”这天,和家团聚,共度佳节。师:从今日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讨论主题如: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d、中秋月饼的来源 (二)分阶段活动:第一阶段:开展调查讨论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沟通,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