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教案新部编本 老师学科教案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__市实验学校课题生态系统的育区流动课型新授课姓名王秋菊性别女教龄 7 职称中学二级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分析生态系统育抓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讨论育抓流动的实践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特定生态系统育区的输出和输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学会整理、分析数据,进而理解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分析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育抓流动的理解,形成科学的自然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培育学生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育抗流动的过程 2、生态系统育抗流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育抗流动的过程 2、生态系统育抗流动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老师进行点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七、教学导入:情景导入过程利用“问题探讨”选择哪种生存策略,导入本课主题探究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通过探究生产者、消费者能量输入、输出明确: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4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5 每个营养级生物能量的去向、结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探究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结论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构建能量金字塔结论:反应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探究三:能量流动的意义结论:使能量得到多级利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主要学会哪些内容(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概念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四、能量流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