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钢构柱及立柱桩基础施工(一)、施工工艺钢构柱主要包括钢立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如下: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钢构柱中心线较正→灌注砼→钻机移位1、立柱桩施工1、1、测量控制方法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导线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根据地质情况直接定点或打入木桩定点,并以“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1、2、护筒埋设据桩位标志,开挖护筒孔,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 20 c m,护筒高度不小于1、8 m。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得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应使用钢护筒,能承受地面附加荷载产生得侧压力,根据工程地质,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 0cm,埋设深度应不小于 1、5m,护筒宜高于地面 3 0 cm,防止地表水流入;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得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30 m m。1、3、钻进成孔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钻机定位时要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 mm,确保钻孔得垂直度与桩位偏差满足设计与法律规范要求。护壁泥浆: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 5,排放口泥浆比重指标为 1、20~1、3 0,泥浆采纳自然土造浆。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如表土为软弱土层,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壁,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在各种不同得土层岩层中钻进时,其冲程按其参数进行。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本工程桩基持力层中风化,当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立即由质检员通知现场监理及勘察单位代表到场验孔并量测孔深,孔深偏差保证在±1 0cm 以内。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后测定量为准,需不大于 5cm。1、4、清孔清孔得目得就就是调换孔内泥浆,消除钻渣和沉淀,利用成孔得正循环系统直接进行。清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向孔内输入新泥浆,把桩孔内悬浮得大量钻渣得泥浆替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