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方案1.降水点布置1、平面布置:根据场地详勘报告,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和第四系坡洪积及残积土层中,裂隙水赋存于风化岩层的裂隙中,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及场地周围的侧向补给。填土层结构松散,地下水渗透系数达到 5m/d,透水性较好,考虑现场已施工完成防水,和地下水主要由山体周边进入场地和降雨组成,为此考虑基坑边按间距 10m 围绕基坑布置管井(深井布置及深度根据现场情况以满足不影响防水效果,确保防水层不渗水)。2、降水井深度:根据现有场地施工情况,要保持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底板及电梯井底板以下,降水井中的水位降深需要在 5 米以下,加上水泵深度及井底沉渣,各降水井平均深度约 10 米,具体需要根据电梯井位置及地形标高确定。2. 降水井结构降水井成孔直径 4,井内下入直径 3 的 PVC 滤水花管,花管外缠 2 层滤水尼龙纱或土工布。滤水花管与孔壁之间填入直径 0.5-1cm 的碎石作为过滤层。滤水花管上部 1.5 米不钻孔,管高出地面0.2 米。当降水井成井后,需立即进行洗井,将孔内泥浆及孔壁泥皮洗净,确保地下水可以通过滤水层进入降水井内,保证降水效果。3. 抽水降水井施工完毕并经洗井后架设电缆,向井内放入抽水水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进行降水。降水过程中需要观测各孔水位,尽量做到定降深抽水(暂定降深 5-6 米),防止大面积抽水引起地面沉降。同时在抽水过程中,需要加密基坑沉降及位移监测,出现异常时需要暂停大面积抽水,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三、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的原则,全部岗位职责覆盖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不留死角,避开职责重叠交叉。具体的组织机构见图:2、各专职管理人员职责1、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进度等进行管理,解决图纸及设计上的问题,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交底工艺卡,编制与调整周、旬、月施工进度计划。并监督施工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2、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1)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指导施工,并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有相应的技术素养。(1)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控制、评定。(3)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及按法律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理。(4)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综合管理。(5)材料员:对施工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负责工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