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格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什么是止于至善?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榜样的作用?止于至善的要求?难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老师活动环节运用你的经验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2: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新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课引出观点:导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入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行己有耻的内容?以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探究新知活动一:材料分析: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反道德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美丽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还隐隐作痛。卢梭做的对么?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引出观点: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材料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损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互相尊重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引出问题: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触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做。材料分析:图片对比:韩国小孩和中国小孩对比两张图片,你能看出什么来?引出问题: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用行为证明并制造自己,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活动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鼓舞天下人革除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