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l.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年)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痛苦、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 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 5 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痛苦、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 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病期诊断 1.早期:伤后 2 周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后期:伤后 4 周以上。 (三)证候诊断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痛苦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痛苦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治疗方案 (一)分期治疗 l.早期 (1) 手法整复,腰椎牵引,腰背部垫枕和腰背肌功能锻炼。 病人入院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枕。 同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五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一般在伤后一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 亦可采纳过伸复位外固定等技术进行治疗,但要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保证使用安全。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推举方药:复原活血汤加减,柴胡、灭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加味。 (3)对于椎管内梗阻明显的指征明确的,亦可考虑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椎弓根螺丝钉内同定及其植骨融合等手术治疗方法。 2.中期 (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腰背肌功能锻炼。 三周后病人佩戴充气式弹性脊柱同定牵引器[鲁威食药监械(准)字 2025 第 1640004号]下床活动。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由五部分组成。①腰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