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电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生活及工程技术中,都要用到铜、铝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线来传送电能(或信息)。铁也是导体,而且价格便宜,为什么不用铁线?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你就明白了——《16. 3 电阻器》。 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进入主题.学习新课 一、电阻 1. 实验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演示实验: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观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初步知道导体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知道电阻的概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课题 第 3 节 电阻教学目标1. 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 能画出电阻的符号,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 能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4. 体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积极动手进行实验。 教材分析电阻是电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是初中电学学习的核心之一。本节内容由“电阻”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两部分构成。教学重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说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建议教师把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或者电流表示数大小的不同,引起学生对是什么原因导致灯泡亮度不同或者电流大小不同的思考。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思考问题的原因,有利于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进一步教学。教学器材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及锰铜合金丝各一段、酒精灯、日光灯钨丝等.多媒体 ppt,包含视频:《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2)实验现象:把铜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小灯泡较亮;把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小,小灯较暗。 (3)实验分析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对电流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较大,表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较小;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比较小,表明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较大。【归纳】(4)实验结论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用电阻来表示导体的这种性质。 2. 电阻(1)在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符号为 R。(2)单位:① 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Ω。②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