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 教学工作总结 201*12 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 13、14 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学问的阶段,他们奇怪、热忱、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留意力也不集中。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稚嫩、半成熟阶段,把握其规律教学,更应擅长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剧烈的奇怪化为剧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对七年级数学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七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凹凸,一般是由学习动机所打算,入学后,我对所带班级进展了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为: (1)学习无目的、无兴趣,应付家长占 52.8%(2)学习目的明确、对所学学问感兴趣占 20.2%(3)学习为个人前途,为家长争光占2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局部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除了加强正常的正面教育,还可利用学问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细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楚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长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特别留意以学问本身吸引学生。奇异引入,细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学问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头的插图,提出一般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忙学生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其次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 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 3 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我的位置变了没有?(2)我走了几米?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对于这个详细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 6 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意实际需要,必需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大到了有理数。” 此外,我还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应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应,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兴趣。三、细心设计教学过程,转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承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肯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依据学生的智力进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留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