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阅卷案例思维导图(2019·全国卷Ⅲ,T18,12 分)△ABC 的内角分别为 a,b,c,已知 asin=bsin A.(1)求 B;(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 c=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面积公式等知识,等价转化、化归的能力,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答题模板标准解答踩点得分第 1 步:变式.利用正弦定理变形,化边为角,结合等式的性质约分.第 2 步:变角.利 用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为180°、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将角 A、角 C 统一成角B.第 3 步:计算.利用三角函数值求出角 B的值.第 4 步:变式.利用面积公式得出面积,用正弦定理、和角公式、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整理得出边 a 与角 C 的关系第 6 步:下结论.求出面积的取值范围,并下结论.第(1)问得分点及说明:1.正弦定理边角转化正确,并说明 sin A≠0,得 2分.2.诱导公式应用、倍角公式拆开正确得 2 分.3.计算 sin 正确,B 的角度正确得 2 分.第(2)问得分点及说明:1.面积表示正确得 1 分.2.边 a 与角 C 的关系式正确得 1 分.3.由锐角三角形得出角A、角 C 的范围,由 A+C=120°得出 C 的准确范围,进而求出 a 的范围得 3 分.4.求出面积范围,并下结论得 1 分.命题点 1 与三角形有关的边长、角度、面积问题 等价转化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1)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关键是利用定理进行边角互化.①当出现边角混合时,常利用正弦定理;②当出现三边的平方时,常利用余弦定理.(2)若想“边”往“角”化,常利用“a=2Rsin A,b=2Rsin B,c=2Rsin C”;若想“角”往“边”化,常利用 sin A=,sin B=,sin C=,cos C=等.[高考题型全通关]1.在△ABC 中,a,b,c 分别为内角 A,B,C 所对的边,已知 acos A=R,其中 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a2+c2-b2=S,其中 S 为△ABC 的面积.(1)求 sin C;(2)若 a-b=-,求△ABC 的周长.[解] (1)由正弦定理得acos A=,∴sin 2A=1,又 0<2A<2π,∴2A=,则 A=.又 a2+c2-b2=·acsin B,由余弦定理可得 2accos B=acsin B,∴tan B=.又 0<B<π,∴B=,∴sin C=sin(A+B) =sin=.(2)由正弦定理得==,又 a-b=-,∴又 sin C=,∴c=·=,∴a+b+c=++.[点评] 本题求解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acos A=R=;二是面积公式 S=acsin B 的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