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道选择题涉及的命题点 3-1 3-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人造卫星和宇宙航行3-1 备考精要1.掌握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条基本思路思路一:利用中心天体自身的半径 R 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由 G=mg 求出 M,进而求得 ρ===。思路二:利用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 r、周期 T:由 G=mr,可得出 M=,当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半径 r=R,则 ρ==。 2.涉及“g”问题的两点提醒(1)不考虑自转问题时,有 G=mg,其中 g 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若考虑自转问题,则在两极上才有:G=mg,而赤道上则有:G-mg=mR。 (2)根据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运动等知识计算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再由mg=G=m,去估算星球的质量、密度、第一宇宙速度等,是天体运动问题中常出现的一类综合题。 三级练·四翼展一练固双基——基础性考法1.一颗小行星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 9 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转周期是( )A.3 年 B.9 年C.18 年D.27 年解析:选 D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设地球公转半径为 R,则小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9R,则:=,取 T 地=1 年,则可以得到:T=27 年,故选项 D 正确,A、B、C 错误。2.(2018·全国卷Ⅲ)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 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6 倍;另一地球卫星 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4 倍。P 与 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2∶1 B.4∶1C.8∶1 D.16∶1解析:选 C 由 G=mr 得=或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则两卫星周期之比为===8,故 C 正确。3.(2018·全国卷Ⅱ)2018 年 2 月,我国 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 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10-11 N·m2/kg2。以周期 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9 kg/m3B.5×1012 kg/m3C.5×1015 kg/m3D.5×1018 kg/m3解析:选 C 脉冲星自转,边缘物体 m 恰对星体无压力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mr,又 M=ρ·πr3,整理得密度 ρ== kg/m3≈5.2×1015 kg/m3。4.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在距离地球 40 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三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得以初速度 10 m/s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