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人类对铜的利用素材 苏教版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人类对铜的利用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1
人类对铜的利用在人类使用的金属中,首先被加工利用的就是天然红铜,从中国甘肃武威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掘的铜刀、铜锥、铜凿和铜环等多种天然红铜器,经光谱分析,其含铜量达 99.8%。在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的古老的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被熔铸和冷锻成的红铜器。天然铜往往夹杂在铜矿石中,但不可多得。由于孔雀石,蓝铜矿等常与天然铜一起出现,并与铜锈有类似的颜色,就容易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了解到孔雀石等是由铜转化的于是,人们便逐步摸索到将制陶的高温技术施于铜矿石,从而获得了金属铜,开始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此后冶炼铜时,由于锡、铅等引入其间而获得了青铜合金。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早商时期中国便开始出现青铜。青铜合金与红铜比较,熔点低,硬度高,具有更好的铸造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商代后期,青铜技术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已能分别从铜矿石、锡矿石、铅矿石中炼出铜、锡、铅,然后再按一定比例的配方炼出青铜。战国时的《考工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总结冶金工艺的著作,书中提出的配方规律大体上是合理的。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重 835 公斤,通耳高 1.33米,宽 0.77 米,长 1.10 米。经检验,含铜 84.77%,锡 11.64%,铅 2.77%。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有力地证明了当时铸造水平的高超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地勤劳智慧。但在埃及发现了埋藏有刀、锯、斧、锄等青铜器的古墓。在印度也发现了青铜斧的古迹。经考证,埃及和印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已进如了青铜器时代。在西欧和苏联也发现了青铜时代铜矿竖井式开采的遗址。中国古代不仅用火法炼铜,还发明了水法炼铜。早在西汉《淮南万毕术》里就提到了“曾青[即 CuCO3·Cu(OH)2]得铁则化为铜。”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里也记载:“石胆[即CuSO4·5(H2O)]能化铁为铜。”这种现象到了唐末就运用到生产中去了,在宋代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铜的方法。中国的水法冶金技术在化学史上是一大贡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人类对铜的利用素材 苏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