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数学 学科 第三章 算法复习 学案教师寄语:此时不能埋头,将来何以抬头! 学习目标:1、算法的五个特点:2、算法的描述方法:3、算法的三种结构(用框图表示):4、五种语句及其格式是:5、种古代算法案例分别是:学习的重点与关键:1、框图的画法及应用2、会看程序求出结果,理解程序所表达的含义。3、秦九韶算法的加法和乘法计算次数。4、看框图、补框图、画框图。注意在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循环变量还是求和变量来控制,还有运算步骤和自加步骤的位置顺序。5、简单的设计求和,求幂,变量调换,求最值等问题的框图、程序。课前预习要求及内容:1、 根据大纲要求,本章内容分为框图部分掌握,程序语句部分了解,古代算法案例部分知道。2、利用框图解决求和,求幂以及实际问题。注意循环变量的应用。例一:计算 1+3+5+7+……+99 的结果。问题:例一还可以有哪些变形?循环变量有什么用?需要输入吗?练 1:计算 1+2+4+7+11+16+……前 30 个数的和。例二: 1、第一个输出的数是: 练 2:求 a 2、本框图的功能是: 3、最后一个输出的数是: 4、交换①、②后输出的结果相同?例三:市内电话收费,时间不超过 3 分钟,收取话费 0.2 元,超过 3 分钟则超过部分按每分钟 0.1 元收费,(不足 1 分钟按 1 分钟收费),现在设计一个框图,要求输入 t 分钟,输出应该缴纳费用,并将框图编写成程序。开始n=1输出 n ①n≥2008结束n=n+3 ②是否开始a=0,n=1n=n+3 ②结束n≤2008n=n+2否是输出 a例四:编程实现求所有立方小于 10000 的正整数。学习方法指导:知道秦九韶算法加法和乘法的次数,了解程序语句的格式以及简单的编程,掌握框图的画法,会补充框图,框图每一步的含义,解决计算、实际问题。课后作业:卷子学生作业后的反思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