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考核管理办法 一、总则为适应公司管理提升的要求,明确质量责任,增强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产品质量持续稳定提高,满足顾客需要。特制定本办法二、工作原则1、贯彻“第一次作对”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公司产品特点,将“一次交验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降低返工(修)率;2、执行公司《“三检制”实施管理办法》; 3、以 ERP 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 ERP 平台实现精细化质量管理,将管理目标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实现管理过程的“科学、精细、公开、公正”。三、职责分工各单位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履行相关管理责任,对以下单位在本办法中的具体职责分工规定如下:1、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活动,及时准确完成各类质量信息的录入、统计,按月进行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的测算、分析和通报; 2、检验员按分工区域,依据相关技术质量文件实施检验、验收。对检验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可追溯性负责;3、生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三检制”各项管理要求,并通过工艺、图纸、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的下发、培训,保证各操作者及班组明确产品技术质量要求;4、操作者或班组负责根据各类技术工艺文件的要求,实行正确的加工工艺方法,将“第一次做对”活动继续贯彻到岗位及个人,以促进“一次交验合格率”的持续提升,保证产品尺寸、外观、试验等各项检验内容符合要求。5、供应部/协作部负责对采购外协产品的报检,及时传递、协调检验结果和处置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和评价。四、“一次交检合格率”的定义及测算原则 1、一次交验合格率是指操作者自检,并经过他人互检合格后,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根据本批次交检数量、合格数量测算出本批产品的质量状态。计算公式如下:(1)每批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本批检验合格数量/本批交检总数量(2)当月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本月每批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的平均值 2、测算原则(1)以 ERP 系统质量管理模块中“生产质检登记”、“采购质检登记”、“外协质检登记”的项目为基准,确定检验批次。根据产品项目的差别以件数或重量为测算的基本单位;(2)各类产品检验的主要内容及占的比重见以下各表:结构件主要检验内容及测算比重检验内容占比重备注1、尺寸及变形控制50%2、焊缝质量(1)焊前、焊后打磨清理10%(2)宽度、高度、直线度20%(3)焊缝外观(焊瘤、裂纹、气孔、未焊透、未熔合、下垂和下榻、咬边错边等缺陷)20%机加件主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