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项目实训》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PLC 项目实训》是重点针对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及电子应用等应用专业开发,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将继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同时,该课程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诸多制造大类专业中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前序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气测量技术》等课程;后续课程为《交直流调速系统》,《自动化综合课程实训》等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与学习,学生具备 PLC 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自三菱 FX2N 系列 PLC 的应用,初步具备使用 PLC 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方面能力。(一)知识和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1 熟悉继电器、接触器等常用控制电器的电气结构、动作原理、及用途用法;2 掌握 PLC 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选用方法;3 掌握 PLC 的基本指令、及基本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动作分析”的技术和方法;4 掌握 PLC 基于梯形图的经验编程法、老改新编程法、时序编程法;5 掌握 PLC 的 SFC 图的 3 种基本结构、及工序编程法;6 掌握 PLC 的应用指令及其编程技巧;7 掌握 PLC 开关量控制等“实训实验案例”;8 初步掌握 PLC 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和方法。9 培育基于 PLC 控制的典型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职业能力。 10 培育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和环境意识等。11 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法律规范性、社会的责任感、群体工作协调与仲裁、参加意识以及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二)能力目标 1.方法能力方面: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系统的思维模式,具有分析与综合、决策与迁移能力,以及信息的猎取、评价和传递,目标辨识与定位,联想与制造能力等。2、社会能力方面:培育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