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_第1页
1/5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_第2页
2/5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_第3页
3/5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读完《台塑的管理》一书后,我对台塑集团的六大管理机能和管控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较深。台塑的成功,不得不佩服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神功,然而,台塑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单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它的成功的背后蕴藏着管理哲学和系统经营的管理思想。创立于 1954 年的台塑集团,在创始人王永庆的带领下,从世界最小规模的 PVC 粉生产厂起家,逐步成为在全球石化产业占有一席之地的跨国企业,在多项领域位居领先地位,包括:世界最大的 PVC 粉生产厂商之一、世界最大的塑料加工厂、乙烯年产能全球十大生产厂商之一等等,产业横跨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机械、生物科技等领域,现已成为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台塑集团之所以如此成功,关键就在于管理,“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这短短一句话浓缩了台塑的管理精髓。 台塑下属 120 多个子公司,分散在全球各地,如何管理好这 120多家公司,台塑的经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管理落地。 和所有企业一样,台塑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也面临着什么公司上什么系统,信息化系统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和业务需求结合的种种问题。后来台塑集团将各子公司的信息化统一纳入集团总管理处管理,使得集团 120 多个子公司的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台塑的管理理念得以迅速在各个子公司传播开来。 台塑集团从 1966 年开始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从 1967 年开始将管理制度导入计算机作业,台塑迄今拥有四十余年的企业信息化推动与实践的经验,在制造业中堪称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先驱,同时也是实施信息化管理最为彻底者。 信息化对台塑集团日常管理起到了增效的作用。即便是单纯的一个出差单方面的作业就可以和很多的作业关系串联起来,这就是信息化的效应。 通过信息化手段,台塑把集团各公司财务、采购等共同性事务做得更好了,各公司只要齐心协力负责生产和销售,开拓市场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台塑又设立了一家新公司可以直接应用总管理处的资源与管理经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经过信息化建设,台塑实现了集团管控的目的。 台塑本着全盘规划、一次输入多次应用、相互衔接、异常反应与跟踪督促等原则规划全集团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将集团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管理最佳化,实现每月一日完成会计实际成本结算。具体来讲,台塑信息化具备以下三方面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