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读本》读后感一直以来,我以为慈善只是一些迷信的人们模仿伟大的佛祖 释迦摩尼的行为,或是有些人在记者媒风光前装模作样,打着 慈善为悲 的旗号却不做实事。确切地说,我曾经并不了解慈善的真正含义。但中华慈善总会编辑的《慈善读本》让我对慈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小册子主要讲述了世界需要慈善、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慈善是一种分享、慈善需要关爱与尊重、慈善组织与管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加慈善六个方面的内容。在阐述每一个观点时,都会引用几个哲理小故事,让读者的心灵感到震撼,使慈善的观点更发人深剩 当我们哀叹脚下的运动鞋不是阿迪达斯、耐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一些人竟然没有脚?当我们感慨现在的教育制度过于迂腐时,知不知道地球上还有近 1.26 亿的同龄人没有上学的机会?当我们为了难吃的午餐而气急败坏时,有没有想到还有很多穷人天天希望能饱餐一顿?的确,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遭受着困难和不幸,他们正需要慈善的帮助。可见,慈善,看似普通的两个字,却映射出多少人心冷暖,蕴藏着多少涕泪辛酸?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有困难的人呢?《慈善读本》中的一个小故事给予了我们答案:一位母亲的单位发起 冬季捐寒衣 活动,晚上,六岁的女儿问: 这些衣服捐给谁? 母亲说: 捐给穷人。 为什么? 他们没有寒衣,过不了冬。 女儿点点头。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然后又一把拉下爸爸的帽子说: 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 简短的小故事,既不会让读者泪流满面,也不会震撼心底,但它却告诉我们一个极为普通的道理:慈善,仅仅可以是一顶帽子。慈善不一定要财大气粗、雍容华贵,它的定义其实很微小,陪穷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真诚地祝福他们身体健康,这也是一种慈善。慈善不是出于牵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把幸福给予受施的人,也同样将幸福给予施与的人。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曾经作为一名小记者,去看望福利院的儿童,我把自己的一些旧杂志和唱碟、影碟,还有小时候的一堆玩具,全部都赠送给他们。几个月后,我们又在九洲城进行了义卖活动,我更是献出了全部 家当 碟片、木剑、超人玩具、悠悠球、北京福娃套装 满怀着对福利院儿童们的一份爱心,胆小的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地拉客 推销 。看着 顾客 们丢下钱,欣喜地捧着 商品 离开,我的心里荡漾着欢乐的涟漪。义卖结束后,我们把筹款放进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