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兴奋。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 2 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这里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 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 “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 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 感:上下结构,上面的“咸”不要写得过长。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对比课文理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因为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理解“挂”可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比较,体会用“挂”很形象: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第二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悟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的话。重点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种葫芦的人只看到小葫芦,一心只想小葫芦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