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行者一、教学目标1、熟悉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标准2、理解我国内外旅游者统计口径的异同3、掌握旅游者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4、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各种划分方法5、掌握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者的特点二、课时分配共四节,每节安排 2 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旅游者的定义2、旅游者的形成条件3、旅游者的分类与特征4、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权利义务四、教学大纲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一、旅游者的定义二、国际上对旅游者的定义1、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的定义2、罗马会议的定义3、渥太华会议的定义三、我国对旅游者的定义1、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2、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一、旅游者形成的前提条件1、可自由支配收入2、闲暇时间二、旅游者形成的必要条件1、旅游动机2、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三、旅游者形成的其他条件1、社会人口的数量和结构2、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3、城市化和环境的变迁4、旅游业的发达程度5、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6、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重视和鼓舞第三节 旅游者的分类和特征一、旅游者的分类二、按旅游目的分类的旅游者特点1、观光游览型旅游者2、娱乐消遣型旅游者3、公共事务型旅游者4、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5、医疗保健型旅游者6、文化知识型旅游者7、生态探险型旅游者8、宗教传承型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权利义务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1、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的内容2、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模式3、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实现4、旅游消费的引导与创新二、 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1、旅游者的权利2、旅游者的义务五、主要概念1、旅游者 2、游客 3、闲暇时间 4、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