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查字典,理解“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的含义。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对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相待:相对待。 二、学生自读课文。 1.依据解释疏通字词,有疑难之处即提出来。 2.老师落实重要词句。可结合教学设计(A) 三、学生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外机功学”。 I.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就学”。 2.孙权是怎样功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行不学!”:语坚决坚决,神态严肃严厉.既严要求.又允满关怀、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生气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惜。 ③“卿言……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感动,语气殷切。 四、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仿照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读完后老师应作点评。 思索争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由于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觉吕蒙才略大增,与从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 7 是怎样说明的 7 没有直接表现目获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占语中侧面说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表现了鲁市怎样的感情? 既感到非常惊异,又由衷为吕象的进步感到欢乐,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慨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进步后 感到很骄傲、得意。 说明:吕蒙的“骄傲、得意”缘于对学习有新的熟悉。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白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孙权动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谈论、结友)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 积存文言词语,翻译课文,知道、作品、及相关背景。 2. 叙述文章内容,背诵课文,揣摩语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