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度卖壳 申达系的没落之路三年两度卖壳 申达系的没落之路 连续七度涨停!近日,因被借壳而暴涨的中达股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5 月 27 日,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达股份”)发布重组预案称,拟出售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并以定增方式收购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千里”)100%股权,拟购买资产的预估值不超过 30 亿元。中达股份将借此转行成为高端视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方案发布后,中达股份连续 7 个交易日涨停。 然而,如此风光涨幅的背后,却折射出申达系没落的阴影。 申达系的主体为申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达集团”),后者为中达股份控股股东。申达系的核心人物为张国平,巅峰时期,张国平控制的资产数量超过百亿。不过,从 2025 年开始,受困于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太平洋建设”)的连带担保责任,张国平及其控制的申达系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申达系资金链紧绷时,张国平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利用控股股东的地位,抽空上市公司资金,同时对各地子、孙公司进行贷款担保,从而猎取大量的银行贷款,维持摇摇欲坠的申达系。 不过,张国平的上述措施并未挽回申达集团的败局。2025 年 11月份中达股份的公告显示,江苏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银团协调会议,决定对包括中达股份在内的申达集团进行整体破产重整。 中达股份卖壳是申达系没落的缩影,在此之前,申达系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江苏申龙(全称江苏申龙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海润光伏”)已于 2025 年易主,随着破产重组的持续推动,申达系的资本运作游戏也将谢幕。 申达系遭遇资金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申达系主体为申达集团,后者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巅峰时期,整个申达系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五大集团,50 家左右的骨干企业。 申达系的核心人物是张国平,任申达集团董事长,与其兄张国兴和其弟张国伟构成申达系铁三角,目前张国兴已退出一线管理岗位,张国伟曾任中达股份总裁。 申达集团始于张国平的家乡江苏省江阴市申港乡。1986 年,时任江阴县(江阴市前身)申港乡宋家圩村生产队长的张国平带领 42名子弟兵,出资 28 万元在宋家圩村买下 12.4 亩土地建起申港装璜彩印厂,依靠电烙铁等简陋工具生产低档塑料包装袋,这就是申达集团的前身。 18 年后的 2025 年,申达集团迎来进展的巅峰时期,当年申达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选为“首届中国优秀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