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方案“写作品梗概”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作品梗概。目的是指导学生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课外书。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创设了三种情境,引出习作内容;第二部分是写书的梗概的一些提示;第三部分则是本次习作的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作为范文的引领,进行详细地指导,让学生学会写作品梗概的技巧。教学目标1、能读懂习作要求,明白本次习作是写一本书的梗概。(重点)2、通过教师引导,学会写作品梗概的技巧,能自主完成习作。(重点)3、能大方地和同学交流,了解同学能否明白书的大意,并认真记录反馈情况。4、学会自主修改习作,让自己的梗概更加流畅、简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阅读完整的一本课外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谈话导入1、同学们,最近有一些同学接到了任务,他们不知道怎么完成,请我帮忙。我想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帮忙想想办法。2、课件出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读一读:◇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些什么。3、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指名,学生自由交流)4、导入:听了大家的意见,我明白了,你们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习作——写作品梗概。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求胜的心理,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读懂要求,明确内容1、让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出示教材内容:选择你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3、引导学生交流:你读懂了本次习作的哪些要求?4、小结:这次习作,要求有三点:第一点是让我们写读过的一本书的梗概;第二点是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第三点是自己根据同学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懂习作要求,梳理出本次习作要完成哪些内容。确定了任务目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范文引领,小试牛刀1、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篇作品梗概,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2、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梗概,思考并交流:你从这一篇梗概中,了解到了关于鲁滨逊的哪些事情?3、指名交流。预设:生:鲁滨逊先是在海上遇难,流落到了荒岛上。然后他开始建房定居下来,并开始畜养种植,生存了下来。过了很多年,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又过了一段时间,鲁滨逊救了一位船长,终于回到了英国。4、这本书有三十多万字,你用了很简短的一段文字,将整本书的内容讲清楚了。可见你已经把这本书的内容读懂了。所以,我们要想写好一本书的作品梗概,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读”,也就是教材中写的“读懂内容,把握脉络”。(1)课件出示教材内容,并板书:◇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小结: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5、《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有32个章节,那我们在写梗概的时候,是不是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要写到呢?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6、指名交流。预设:生1:有些章节的内容不是很重要,可以直接忽略,不用写进梗概。生2:有些章节的内容在讲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合并这些章节。7、那就请同学们来谈谈:课文中的梗概省略了哪些章节,又合并了哪些章节?(指名,学生自由交流)8、是的,我们要学会筛选,将一些重要章节的内容保留下来,而将不重要章节的内容舍去。如果有些章节的内容写的是同一件事情,那就可以合并起来描述。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步“抽”。让我们来看看教材中是怎么说。(1)课件出示教材内容,并板书:◇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2)小结: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