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声声慢》预习案 新人教版《声声慢》 [预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作者连线]李清照(1084~约 1151),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清照工诗、文,更擅长词,诗名、文名为词名所掩。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搜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李清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孤寂中,怀着对国家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在词方面,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两期。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后期多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多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清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在诗方面,表现爱国之情,具有现实性,如《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散文方面,代表作《金石录后序》。理论方面,著有文艺批评《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后人辑有《漱玉词》。[预习检测]1.填空:李清照,号__________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__________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__________结婚,生活安 适美满。他们以_____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_____、金石。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丈夫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_____”之说(见《词论》)。前期作品多写__________,内容缺乏深意。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美。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骤雨初歇( ) 无语凝噎( ) 暮霭沉沉(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骤雨初歇(2)帐饮无绪(3)乍暖还寒时候(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在横线上填写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 ( 2)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我思我疑]课堂教学案 班级: 姓名: 1《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