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同步辅导教材第 5 讲 一、 本讲进度:第二章直线运动§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加速度 二、学习指导: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是 vt=v0+at 和 s=v0t+ 21at2。前式可求得任一时刻的速度,后可求得 t 时间内的位移以便了解任一时刻的位置。通过这两个规律便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中的匀变速运动有匀加速、匀减速之分,却沿用相同的运动规律,这就隐含着以上公式的应用尚需配合符号原则。原来,vt=v0+at 和 s=v0t+ 21at2 是两个矢量方程,式中vt、v0、s、a 都有方向意义,应用时,这四个量代入方程既要注意数值又要反映方向。所以要先规定正方向—一般都取 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一致的量冠正号,与正方向相反的量需冠负号。反过来,运算得到的物理量为正、为负便指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相反。课本上 P31[例题 1]指出了以上情况,要细加领会。 2.对匀减速运动,也可换一个方式处理:将以上两个基本规律改写成 vt=v0-at 和 s=v0t-21at2作为匀减速运动的专用公式。这样,加速度 a 只代数值便可,也有其方便之处。 对于单方向进行的匀减速运动,到最后物体便停下了,那么,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就不能随意取值。在 vt=v0-at 中取 vt=0 时,易得最长运动时间 tm= av0,对应的最大位移值 sm=av220。这两个式子,在处理匀减速运动问题中,常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3.在课本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是结合 s= tv 和20vvvt 导出的。这说明 s=tv 同样可用于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问题。尤其是结合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求法,常使解题取得明快简洁的效果。 4.从静止开始的匀 变直线运动只有匀加速运动一种。将两个基本规律中的 v0取零,便得到这种运动的两个专用公式 vt=at 和 s= 21at2。公式显示对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vtt 和 st2,前式表示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后式表示在 1t, 2t, 3t…内通过的位移满足s1:s2:s3…=1:4:9…这两条在解题中也有应用价值。 5.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主要是学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在这部分学习内容中,有以下问题需加说明: (1)因为经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能给出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 s1, s2, s3……,所以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使用专用公式 Δs=aT2。这个公式在课本 P43习题 11 中提出,事先一定要通过自己思考、证明,了解这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