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学案(2008 年 7 月)第一部分 地图地 图 三 要 素比例尺比例尺计算公式: 形式: 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 的大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图幅大小及实地范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内容越 。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 ,内容越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比 例 尺的缩放: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或缩小到 1/n ),放大或缩小后的比例尺分别为 。 将原比例尺放大 n 倍(或缩小 1/n ),放大或缩小后的比例尺分别为 。比例尺的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 。方向一般情况下:面向地图 。按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向。 按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如果两地同为东经度;则度数大的在 方,如果两地同为西经度,则度数大的在 方;如果两地一个位于东经,一个位于西经,则看两地经度数之和,如果小于 180 度,则东经的地点在 方,西经的地点在 方,如果大于 180 度,则东经的地点在 方,西经的地点在 方。如果两地同为北纬,则度数大的在 方,度数小的在 方,如果两地同为南纬,则度数大的在 方,度数小的在 方。如果两地一个在南纬,一个在北纬,则南纬的在 方,北纬的在 方。图例和注记: 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 向 逐渐降低。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 向 逐渐升高。鞍部:两个 之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 处。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 处。陡崖:等高线 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坡度陡缓同一图上,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 坡。等高线下疏上密为 坡。不同图上,如果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也相同,比例尺大的坡度 ;比例尺小的坡度 。如果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也相同,等高距大的坡度 ;等高距小的坡度 。地貌类型0 米等高线表示 面,一般表示 线。平原:海拔 米以下,等高线 ,平坦广阔。丘陵:海拔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较 。山地:海拔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