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纵观近些年来生物高考试题,在知识方面注重了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考查,并突出了高中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在能力方面重点考查考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因此解题方法和技巧上要进行强化训练,以适应高考。尤其是非选择题,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失分多。近些年非选择题题型大致分三类:文字叙述题、图表题和实验题。文字叙述题和图表题基本上是提供信息,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利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以文字叙述来提供信息的,而图表题则是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的。下面提出解题中的一些点滴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一. 文字叙述类非选择题解题的一般规律: 读题 获取 信息 搭桥 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题意 审题 分析综合 判断 推理 知识定位 1.读题,提取信息。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外显的又有隐含的信息。要仔细分析。有时从要回答的问题入手再读题,直接提取有效信息。2.审题,明白题意。明白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你什么?要你回答什么。3.知识定位。知识定位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无头无绪,一筹莫展。例 1.2003 年全国卷 36 题。●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 GT 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请回答:(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 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 与该动物的 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 GT 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个体?说明理由。分析:题干中有信息:① 外源器官移植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属于免疫方面的知识。② 基因(AA) 表达 GT 酶 控制 细胞表面多糖物质。——这属于遗传方面的知识。③Aa 是编码 GT 酶的新基因型。—— 这也属于遗传方面的知识。 联系题干信息明确小题题意:(1)题意很容易明白,是关系器官移植的排斥。知识定位:是一...